拼多多商品上架后,平臺仍是會進行抽檢的;若抽檢不合格,則是會被下架甚至禁售的。若自己的商品被拼多多判定長期禁售,這樣的影響可不小。那么拼多多禁售商品可以重新恢復上架嗎?要怎么操作呢?
一:違規申訴及舉證
商家收到平臺的違規站內信后,找到被判定不合格的具體情況,然后進行自檢自查或跟進貨方/廠家核實,再根據核實結果進行申訴。
在收到違規通知當日的7個工作日內發起申訴并提交平臺認可的情況說明或其他有效證明進行第一次申訴,平臺收到申訴材料后進行審查。若平臺認為商家第一次舉證不充分,商家需在平臺發出通知后的3個工作日內進行第二次舉證。平臺審查后認為訂單申訴成功,將解除對店鋪的處理措施,但平臺確認申訴成功以前已經采取的措施不撤銷、不回溯。
若商家未在指定期限內發起違規申訴或進行有效舉證,或是兩次舉證均不通過/確實存在違規情形的,則會被認定違規,將會受到以下一項或多項違規處理措施:
二:禁售商品恢復上架申訴
若拼多多商品因抽檢不合格被長期禁售,待平臺執行完畢其它違規處理措施且不合格項目整改完畢后,商家可針對禁售商品發起恢復上架申訴,提交平臺認可的新批次商品檢測報告等證明文件。
入口:在“店鋪管理”-“違規信息”-“店鋪違規管理”中,在違規類型中選擇檢測報告申訴進行處理。如下圖:
證明文件要求如下:
1)檢測機構應當具備相應的合法檢測資質;
合法檢測資質是指具有CMA或CNAS認證的機構。標志如下:
2)檢測樣品應當包含平臺抽檢并因不合格被禁售的款式與型號;
提供的檢測報告需與平臺抽檢的商品為同一款,并且報告需包括平臺檢測不合格的所有項目。而商品型號會印在商品本體上。
3)送檢日期應當晚于商家收到平臺就該商品抽檢不合格發送的違規通知之日。
即商家被抽檢不合格后,需要將已整改的商品的檢測報告上傳以通知平臺。
拼多多是一家第三方移動社交電商的平臺,專注于C2B拼團,目前已擁有超過2億用戶,其將溝通分享與社交的理念融入電商運營中,讓原本單向、單調的“買買買”進化為朋友圈里有互動、有樂趣的“拼拼拼”,在拼購的過程中獲得分享...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