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臘制品幾乎可以說是四川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但大小菜市、肉鋪甚至個體市民制作出售的、沒有任何包裝的香腸是否安全?昨日,成都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監管處相關負責人在做客《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節目時對這一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及消費安全預警。
節目中,成都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監管處負責人表示,腌臘制品本身就是一種肉制品,肉制品必須得通過食品生產許可才能進入市場銷售,自產自銷者很多沒有獲得食品許可,“下一步,將會加強農貿市場的市場準入,嚴格要求食品經營者,特別是肉制品經營者嚴把準入關,不允許沒有QS認證的肉制品進入市場銷售。”
記者觀察發現,除了商超,淘寶等網店也成了集中售賣腌臘制品的地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發布的《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網上經營土特產應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備案憑證,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如不能提供經營者具體信息須擔責。這就意味著,網上售賣腌臘制品如果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備案憑證,就須下架。
而針對主體信息公示,《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稱,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在其網站首頁或者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示營業執照、許可證件或者備案憑證。
國家層面的《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尚處于征求意見階段,那么成都對網絡食品的監管有何措施呢?“實際上實體店和虛擬店的監管是一樣的,首先要看資質,有沒有資格售賣,其次看所購買的產品有沒有獲得生產許可。如果都沒有,那么就存在著極大的風險。一旦發現,可及時向我們舉報,我們會對其進行取締。”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