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小店新版店鋪體驗分已經全面應用,商家要了解清楚相關細則,接下來一起來了解清楚。
1、新版店鋪體驗分會應用在哪些場景上?
當前店鋪體驗分共應用在23個業務場景中,涉及入駐、發品、營銷、交易、結算、店鋪管理5大經營環節,常見的應用場景有預售、快分銷、閃電購等
2、新增加分權益中近365天有效訂單和在生意通看到的數據不一致是什么原因?
店鋪體驗分中計算的是風控后的有效訂單,生意通中計算的是所有訂單。
3、為什么有的店鋪沒有店鋪體驗分?
當店鋪近90天支付金額大于2元的自建有效訂單累計到30筆后,分數會在之后的一天被計算,如訂單不足則無分,對外展示“暫無評分”。
4、為什么新版店鋪體驗分,無法點擊查看各項“指標詳情”?
當前內測版本,僅展示指標總分,暫未展示分數詳情,我們將在后續版本優化,敬請期待。
5、只展示指標總分,無法查看具體詳情,該如何改善指標?
我們將在后續版本優化展示指標詳情,目前您可以先根據各項指標總得分情況,定位出分數較差的指標項,參考《<快手小店店鋪體驗分管理規則>意見征集》中指標的計算口徑,進行業務調整;分數好的指標項,請您繼續保持。內測版本分數暫不應用,您可利用該段時間,提升新版指標分數。
6、商品維度中,商品品質退款率包含哪些退款原因?
商品品質退款率包含商品質量問題、商品與描述不符問題、假冒品牌、商品破損問題等原因造成的退款,會因類目差異表述略有不同,詳情可參考《快手品退率包含原因》。
7、消費者第一次選擇了商品品質退款原因,后面改成了其他原因,還會計入品退率嗎?
會計入,品退率取首次售后原因。
8、預售訂單如何計算?
現貨/預售訂單以商品設置為準,商品設置為預售就算當筆訂單為支付后24小時發貨也算作預售訂單,因此建議能設置成現貨就現貨,或者設置成現貨/預售混合模式。
9、服務維度中,用戶第一次評價給售后打了差評,后面進行了刪除,還會被計入售后差評率嗎?
會計入,售后差評率取首次評價星級。
10、我如何知道我的店鋪競爭力指標是考核的“價格競爭力”還是“下單轉化率”?
您可在商家后臺-店鋪體驗分-店鋪競爭力頁面進行查詢。我們會基于大盤可比價商品數量、商家的可比價商品訂單量、商家可比價GMV占比等因素綜合判斷,當“價格競爭力”滿足一定條件時才會被計算考核,反之,我們將考核“下單轉化率”,“價格競爭力”考核需滿足的條件見《<快手小店店鋪體驗分管理規則>意見征集》中指標口徑。
11、我可以自主申請考核“價格競爭力”還是“下單轉化率”指標嗎?
不可以,考核哪個指標按照分數規則執行,當商家有價格競爭力指標時優先考核價格競爭力。
12、價格競爭力的計算邏輯是什么?
將可比價商品按照*站內同品的價格高低進行排名后,在商家維度按照可比價商品的銷售GMV加權匯總后再次排序,即為價格競爭力。
舉例:假設商家A有3個動銷商品均為可比價商品a、b、c,商品a的價格在同品排名中超越同行40%,商品a的GMV為200元;商品b的價格在同品排名中超越同行90%,商品b的GMV為300元;商品c的價格在同品排名中超越同行50%,商品c的GMV為500元。
那么商家A的價格競爭力計算公式為:40%*200/(200+300+500)+90%*300/(200+300+500)+50%*500/(200+300+500)=60%,然后用60%的結果值再進行同行同層排序,得到商家A的價格競爭力為超越同行50%。
*站內同品:指快手站內的可比價商品。
13、什么是可比價商品?
可比價商品是根據算法識別到的品類、品牌、型號、規格完全相同的商品。
14、店鋪還沒有復購怎么辦?
對于尚未產生復購的店鋪,復購系數默認為1。
15、為什么我開通了6項平臺權益,但是服務維度的總分看起來并沒有加0.05分?
平臺各加分項,都是在商家原有維度得分的基礎上,加完分數后再進行排序,重新計算分數的。
舉個例子,商家A在未開通6項權益前超越同行排名為50%,服務維度得分4.6分,在開通了6項加分權益后,商家A可在原有4.6分的基礎上增加0.05分即為4.65分,店鋪體驗分會根據4.65的服務維度分數再次在行業內進行排序,4.65的分數超越同行排名為53%,那么服務維度得分應為4.63。
16、分銷別人的商品產生的訂單會計入店鋪體驗分嗎?
不會,店鋪體驗分統計商家作為貨主自播的訂單和被達人分銷帶貨的訂單。
推薦閱讀:
現在各路電商平臺賣家紛紛入駐快手電商,若你是擔心不知道怎么在快手賺錢,不會開通快手小店,不會直播推廣,或者對開店入駐流程及費用不了解的,這里給你詳細的教程,保準讓你在快手開店無阻,提高入駐成功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