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等發起倡議:向“唯流量論”說“不”
網紅主播的“流量病”,是時候該治治了。
近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抖音、快手、視頻號、B站、小紅書等8個平臺方以及全國27個MCN機構發起了“加強行業自律 打造健康生態倡議書”。
視聽中國官微
具體來看,倡議書主要提到了五點:
第一點,堅守法律底線,堅持正確導向。MCN機構及從業人員作為網絡傳播的主體,應當自覺恪守網絡傳播的基本底線,對虛假內容進行抵制,向“唯流量至上”的觀念說“不”,堅決反對違背社會公共秩序與優良習俗、以及危害行業健康發展的行為。
第二點,落實主體責任,健全管理制度。MCN機構應積極完善網絡主播入駐機制,強化培訓流程,嚴格日常管理,并建立完整且全面的內部制度規范。
視聽中國官微
第三點,抓好內容創作,提升服務效能。MCN機構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產出優質內容的同時,以良好服務贏得用戶信賴。
第四點,加強教育培訓,提升職業素養。強化MCN機構的自律意識,深化從業人員及主播的教育培訓,提升其職業素養、知識及能力,樹立正面社會形象。
第五點,促進交流合作,共筑行業生態。引導MCN機構發揮數字經濟產業鏈橋梁作用,推動內容、平臺、營銷等各方協同合作,構建良性競爭、共贏發展的行業生態。
這五點概括下來無非是一句話,MCN機構要擔好責任,認真培育優質的從業人員及網絡主播,確保內容與服務品質,避免惡性競爭。
至于為什么發起這份倡議,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接連出現個別MCN機構為博取流量炮制虛假內容、傳播網絡謠言、惡意欺騙網民的問題,造成惡劣影響,遭到各方譴責。
為了加強行業自律,打造健康生態,協會特聯合8大平臺和27個MCN機構共同發起此倡議,以推動行業正向發展,維護網絡視聽空間的清朗與和諧。
說得直白一點,當前各大平臺虛假內容和詐騙信息泛濫,其中不乏受“唯流量論”驅使的MCN機構推波助瀾。鑒于此,整治已刻不容緩,這份倡議應運而生,為的就是及時遏制不良風氣的蔓延。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份倡議也是為了敦促各大平臺加大整治力度,同時呼吁MCN機構強化自我約束。昔日的“躺平”時代已經過去,而今進入的是自律與規范的新篇章。
直播行業已一地雞毛
近期,隨著頭部主播如小楊哥減少帶貨場次,辛巴暫停直播,頭部主播的時代似乎已經告一段落。
與此同時,中腰部主播逐漸嶄露頭角。以初代網紅潘雨潤為例,根據她在抖音曬出的納稅單顯示,其一年內納稅額接近1億,若按最高稅率45%計算,潘雨潤的年收入大約在2億左右。
瘋狂小楊哥、董宇輝、辛巴等頭部主播賺這么多尚能理解,潘雨潤不過是一個粉絲數量不到800萬的中腰部網紅主播,竟能賺取如此巨額收入,著實令人咋舌。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例子并不少見,之前靠模仿鹿晗走紅的鹿哈月入500萬的消息,也讓不少人感到震驚,這些中腰部主播似乎已經迎來了出頭之日。
不過,表面上中腰部主播的日子是比以前好過了,但實際上,他們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卻遠超以往。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移動互聯網月獨立設備數達13.93億臺,與年中相比僅增長了微小的萬分之四,整個市場趨向飽和。
也是因此,MCN機構與網紅主播普遍面臨流量焦慮,尋求突破之道就這樣成為了他們共同的迫切需求。
在流量需求的推動下,不良情緒在整個行業內蔓延,各種投機取巧、急功近利的現象開始層出不窮。
“涼山孟陽”“涼山阿澤”等主播為追求流量,不惜編造賣慘故事或虛構劇情以博取公眾眼球;千萬級網紅“小慧君”通過發布視頻哭訴被老板性騷擾的虛假內容來炒作話題;MCN機構“大萬組合”炮制駐馬店綜合執法局禁止農民使用機械收割小麥的假新聞,企圖借此吸引流量……
上個月,杭州市余杭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發布通報,經核實確認,“點讀機女孩”高君雨的相關視頻系于2023年9月拍攝,而在2024年2月才開始剪輯制作,最終被其背后的MCN機構配以近期發生的文字描述發布到網絡。
通報中指出:“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任何通過移花接木、夸大事實、無中生有、偷換概念、斷章取義等手段制造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一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或嚴重后果,都將受到相關部門的嚴厲打擊,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原本高君雨生病的情況著實令人同情,但其背后MCN機構的一頓騷操作,讓該事件瞬間變了味。這種以追求流量為目標的操作手法,不僅違背了道德底線,也損害了網絡空間的健康生態。
高君雨等事件的接連曝光,既揭示了網絡主播及其背后的MCN機構在流量焦慮的驅使下不擇手段的現象愈發嚴重,如今行業的發展已經受到難以估量的沖擊和破壞的現狀。
換句話說,網紅主播及其MCN機構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道德失范現象已十分嚴重,當下行業急需平臺和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推動行業回歸正軌。
當前的情況已經刻不容緩,無法再坐視不管。
“流量病”該怎么治?
有一句話說得好,自律不僅是行業發展的基石,更是網絡生態健康不可或缺的保障。
若網絡主播和MCN機構今后能夠自覺增強自律意識,主動自我約束,堅守網絡傳播的道德底線,堅決抵制虛假內容、惡意炒作等不良行為,那么網絡環境必然會變得更加健康、有序。
那么,具體要怎么做呢?
我們都知道,染上“流量病”的網絡主播和直播機構往往熱衷于采取極端手段追求短期效益,卻忽視了長期發展的機會。
要破解這種病態追求,平臺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在加強主播自律,強化監管力度的同時,引導主播和機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發展觀,如此才能共同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
或許正是基于此,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才會發起“加強行業自律 打造健康生態倡議書”,向虛假內容說“不”,向“唯流量論”說“不”,向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行為說“不”。
目前看來,遵循倡議、積極自律正是網絡主播和MCN機構改變行業亂象、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之舉。他們能否做到這一點,將直接決定整個行業的未來走向。
在捷徑和利益的誘惑面前,被沖昏頭腦,選擇走偏門的網絡主播和MCN機構不在少數。然而,這樣的短視行為終究無法帶來持久的利益。
接下來,為了真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網絡主播和MCN機構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道德底線,共同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
這不僅是贏得公眾信任和尊重的核心,更是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
*本站部分文字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聯系信息:
甩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