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大神,也不是忽悠搞培訓的,我是一個有三年淘寶運營經驗的賣家,前些時日我做到了二十天單品訪客破千的記錄,就想把一些經驗傳授給大家,不要再讓小白們走更多彎路了!
【致小白——成長的路】
我是07年大學畢業的,因為自己喜歡研究電腦技術,畢業后就進了電腦賣場,剛開始是做技術,后來轉型到銷售,再到店長。那時候天真,老把理想當飯吃。想著在當時那個圈子有一席之地,就拼命干,一直做了5年,月均收入大概是4000。最終不得不承認電腦零售確實是夕陽行業,再這么干下去一生也就毀了。于是就下定決心進入電商行業,做運營。當初很簡單的想法:電商是朝陽行業,想想全中國才普及多少網民?想想全網民才普及多少網購人群?潛力很大!
從一個行業跳轉到另一個行業,意味著前幾年的積累基本上全廢了。當時養著一臺代步車,年齡也奔三了。如果說進入另一個行業從低做起,對我來說也確實有點難熬。誰愿意這么個年紀了,還領著3000不到的基本工資?但不得不對現實低頭,于是在人才網上面到處發簡歷,客服、助理、美工,什么亂七八糟的,不管工資多少,反正能入行就行。因為完全沒有經驗,當然也到處碰壁。
說來也是幸運,13年有一家童裝工廠的老板找到我,也是想從線下轉線上。當時聊了很久,可能雙方的價值觀比較一致吧,很好聊。他不介意我有沒有經驗,也愿意幫我交學費,一起成長。于是就這樣,踏入了這個行業的門檻。
當然,沒經驗也是致命的。上手就是自己拍照,自己學著做美工,傳寶貝、傳圖片、傳完了干什么?相信也是很多小白問的問題:為什么沒流量?于是就*,從開始的,在網上買單號,查了幾遍,就真實發**。當然,*完了還是沒流量。老板人好,一直沒責怪我,都想方設法地讓我成長,讓店鋪成長。于是就想是不是自己拍照不好看,于是又外包。外包后又重頭再來,還是*,依然沒流量。即使賣,也就偶爾的2單。大概虧了一年,忘了從什么渠道接觸到當時挺出名的某培訓機構(老X電商),我跟老板說我想向你借錢去報名。那學費超貴,13000。老板想了一分鐘:不用借,我給你報,如果你離職了,這學費我找你要,只要你在這里做,我就當是經營支出。至今想起這件事,我依然很是感激。
然后,也是普遍小白的做的事情,看各種課程,打了雞血似得,那時候恨不得把什么《XX天上首頁》《XX天訪客破萬》《XX螺旋**法》《XXX權重**法》之類的貼子、視頻看個滾瓜爛熟。別人數據一放出來,楞是崇拜。現在也不看了,因為這些所謂的干貨基本都是忽悠,別相信那些通過**讓流量暴漲的東西,還說什么按規律來做,什么今天收藏,明天加購,后天怎樣怎樣,還要控制轉化率點擊率什么什么的。。用屁股好好想想:那些做得好的大店鋪,大公司,真要這樣做,那不整個公司天天**?得花多少人力物力配合?再說,現在淘系都千人千面了,你以為說在首頁就在首頁?即使是直通車推廣,也不能保證所有人看到的首位,都是同一個產品。
干貨是要看的,但要分清干和水的區別。吸收別人的運營思維。現在的做淘寶沒什么技巧可言。更多的是思路。我就是這樣,在沒人帶的情況下靠著自學成長過來的。
【致小白——運營思路】
剛入職或者剛拿到手的店鋪,該做什么?
做一個店鋪前,希望你們能靜下心來,好好地想一想,該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推廣?流量入口有哪些?每個流量入口該做什么事情?把問題逐個逐個拆解,寫在紙上,想好了再去計劃,再去實行。而不是開口閉口就是*。也不是上手就隨便選一個產品上架開*,等流量。
不管是小賣家還是中賣家,這個運營思路都非常重要,否則后面做起來,你會完全沒頭緒,不知道該做什么。就只會想到**。
1、分析自身產品,分析店鋪,分析該類目的流量入口,分析產品的定價,找出自身的優勢
需要用到的工具:生意參謀標準版,流量來源,生E經專業版。XX工具箱市場分析
首先可以用XX工具箱和生E經做市場分析,基本都有這個功能,要看哪些數據?舉個栗子:做女裝的,女裝里面有打底衫,有連衣裙,有牛仔褲,有休閑褲。主要看自身產品匹配哪個品類,分析這個品類的最高銷量售價是多少,都有什么風格,做什么定價合適。
整個市場這么大,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幫襯自己店鋪,只要針對自己想要的人群去做就可以了,做好自己的客戶群體。
做店鋪產品分析,做定位分析,是為了讓店鋪有更長遠的發展。如果說我只是弄個小C店,做個單品賺賺錢,也可以忽略這些宏觀的東西。直接來細的。你有什么產品,你的產品針對什么人群,這類人群關注什么東西?怎么定價?
一句話概括:
產品圍繞人群,標題圍繞產品,圖片圍繞標題。
計劃性的東西做好了,你就可以開干了。
【致小白——付費引流】
如果你還抱著**的方式來做一個店鋪,除非在款式和圖片上面有先天優勢。否則別做了,死路一條。
死路一條的意思不是說你**被查,而是說你通過這樣的思路去做,到最后賺不到錢,只能小打小鬧,一天賣個幾單。連人工場租都虧了,還不如找其他事情打工。
**,是為了讓產品有好的評價和曬圖,提高進店訪客的轉化率!提高權重那都是瞎扯。權重是什么東西?你看得出來?它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有一個具體數字表示?這么虛無縹緲的東西你跟我扯。這只是一個詞,是淘寶搞出來的,培訓渲染夸大造出來的一個詞!不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怎會讓你覺得他們高大上?
一個新做的店鋪,或者一個新做的產品,是不可能有流量的。也別扯那些優化標題,優化詳情頁那些東西,連數據都沒有,做個毛優化?那不是跟**一樣,自己騙自己嗎?沒有人看,再怎么優化也是浪費時間。最簡單的方式——購買流量,通過流量的反饋,分析數據,再對單品或者是對店鋪做調整。直通車在前期,就是起到這么一個作用的——在沒有數據的情況下,就要購買數據。
拿到手的店鋪,首先要做的是單品詳情頁和主圖,不是PC首頁,也不是無線端首頁。因為店鋪是靠單品引流的,在手機端搜索一個關鍵詞,首先看到的是主圖和價格。進來后再看后4張圖,接著是評價,往下拉才是詳情頁。最后有些訪客還會點開首頁看看有沒其他合適的產品,一并購買。
分解這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款式、主圖和價格決定了訪客會不會點擊進來,評價和詳情頁決定了訪客會不會轉化。首頁和其他產品決定了訪問深度和關聯銷售。
直通車帶給產品的,是展現量,不是直接給你訪客,這點要搞清楚。通過直通車的數據反饋,就能判斷出來點擊率高不高,不高的情況下,就去做車圖,不斷地做,做到點擊率高為止,最后就可以把這張圖應用到主圖上了。只要款式不是死款,價格不是上天,總會有訪客,只在于多與少的問題。
有訪客了,自然就是看轉化。
能不能轉化,就看評價和詳情頁。如果不是功能性的產品,服飾類目的基本都是看了評價,隨便看看細節圖就會下單。所以,除了款式,圖片很重要。別為了省錢自己拍照自己做圖,所謂術業有專攻。如今都是靠團隊做大做穩。
【致小白——翻滾吧轉化率】
既然開了直通車,當然也要讓自己的付費推廣得到更好的效果,而不是無頭無腦就去開。所以做曬圖評價是很重要的——為了進來的訪客盡量能轉化。曬圖評價無非就兩個途徑:1、* 2、聯系老客戶,送也好,低價賣也好,想方設法按自己的要求曬圖、評價。評價其實好比詳情頁,要解決訪客顧慮的事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同行的評價:中差評,看看客人們都擔心什么問題,都抱怨什么問題。反過來,你就知道你的評價里面,應該讓*手,或者讓老客戶給你什么評價。同時也知道詳情頁里面該表現什么東西。而不是隨便曬幾張圖就完事,也不是隨便評一句:質量很好,很喜歡。就完事
開車前我一般都做好至少10個評價,每個評價3——5張圖。這樣開車基本也能達到需要的效果了。沒必要做太多,你想想你在淘寶上買東西,會看20條甚至以上的評價?
其次是基礎銷量,所謂的基礎銷量也是給客人看的。單品頁面里只顯示了30天內的銷售數量,而不是付款人數,也就是說,隨便找個朋友或者親人,幫你*一筆大的,就可以了。別害怕說什么被淘寶查的問題。你老這樣做淘寶當然查你,就那么一單,系統也不會抓你,這是基數問題。
把上面這些都看完,并照著做,只要不是死款,圖片也漂亮,基本上保證剛入行的你都能每天賣個幾單,款式好的話,點擊率高,轉化率高,收藏和加購也會多,流量自然就會越來越高。根本不用你考慮什么權不權重的問題,那也不是你能干涉的!付款人數的多與少,其實并沒有多少買家去注意,所以,也別再去相信那些什么***爆款的東西了!
有空的時候多去打開自己的淘寶,用作為客人的心理去買東西,挖掘客人的行為,自然就知道淘寶該怎么做了,而不是老想著*。
【致小白——標題優化、上下架時間】
到了這一步,到你的單品一天有個幾百訪客,就可以再深一步地進行優化了。首先是上下架時間,對于手淘,我個人感覺上下架時間已經沒有太大的影響了,所以這一步完全可以忽略。主要做標題優化的事情,標題優化可以利用生E經里面的標題修改功能,里面可以很直觀看出7天、14天、30天內哪個關鍵詞引流最少的,就把那個關鍵詞替換掉。根本沒有搞培訓的那些人說的那么復雜,原理很簡單。只要你把關鍵詞放上去了,不管是放在前面還是放在后面,也不影響它的引流效果。核心關鍵詞保持緊密排序。現在的淘寶也不是以前那個要把標題做得多好多好,就能提高排名的年代,只要不是放無關產品的關鍵詞,就可以了。至于用什么關鍵詞,可以去生意參謀的市場分析里面看看7天的關鍵詞展現,看哪個關鍵詞展現高,標題里面又沒有的,就放上去。最基本的標題該怎么做,就不寫了,這個東西很細,沒這個耐心打這么多字。可以參考論壇里XH的文章,他是其中一個良心寫手。
【致小白——幾點建議】
建議直通車每天限額200左右就可以了,可以從50起慢慢遞增,但前期關鍵詞上分就沒必要省錢,展現量不高,點擊量不高,是很難上分的。另外,不要長期讓直通車訪客超過你的免費流量,否則會抑制免費流量的增長。最好的方式是通過付費推廣的遞增,拉升單品的流量遞增,營造出單品人氣上漲的趨勢,只要進來的訪客能轉化,轉化率不低于同行平均。自然流量就會跟著上漲。
也別去研究什么黑車黑鉆展的東西,跟**一樣,出來的數據都是假的,沒有真實數據,你根據什么優化產品優化店鋪?本來開車就是為了要真實數據。還去*點擊*轉化?這不是自己浪費自己錢么?還有看到人家超低PPC的那些,別在意,要么黑車,要么類目不一樣。不同的類目就有不同的數據表現。數據代表不了什么,而且真實的好數據也是團隊合力完成出來的結果,圖片好,產品好,點擊高,轉化高。不是個人技術的問題。做淘寶沒什么技術可言。
做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操作,都問問自己為什么?答不出來的堅決不做。我看很多人都**,如果你問他,**是為了什么,我想很多人都答不上來。為了權重?權重這東西前面說了,你能看得到摸得著?*個幾單就能提高?有什么根據?平時做好操作日記,記錄自己的改動帶來的數據上的改變是什么。好好分析數據。遠比你**來得重要。
下面是案例分享,這個單品操作,就是用上面的基礎思路做的。免得被人說我空口說白話。全程無**純白車。
28號當天的單品當天訪客是190,支付金額440元。
當天就開始開車。第一周是上分階段,上分階段只有一個計劃,限額200。一周過后開始把沒展現,分數低的關鍵詞刪掉。第二周把投入產出低的詞刪掉,沒有投入產出的詞可以看收藏和加購情況,占比少的刪掉。然后加大投入,限額400。后面基本就穩定了。也沒有太刻意去追求低PPC。所謂的低PPC其實可以這樣理解:優化好的直通車的展現量應該是每天往上遞增的,點擊率穩定的情況下,差不多一段時間就往下調整出價,假設每天限額200,那就相當于200元能買來更多點擊。低PPC就慢慢形成了。
到16號當天,單品訪客已經過千了,支付金額3000+
手淘自然搜索的流量曲線
20天后的效果
希望上面的運營思路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