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平臺新增《Q/Ali 000467-2022代用茶技術規范》,本標準于2022年6月8日首次發布,2022年9月8日正式生效。
代用茶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代用茶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裝。
本技術規范適用于由阿里巴巴旗下各類網絡商品交易平臺,各平臺可根據自身品質管理需要使用。若后續國家標準化管理等部門針對此類產品發布國家標準,平臺將以“不低于國家標準”為原則進行調整。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 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 276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H/T 1091代用茶
GB 500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GB 5009.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灰分的測定
GB 5009.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鉛的測定
GB 5009.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
GB 5009.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鎘的測定
GB 5009.2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鈉的測定
GB 5009.1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脫氫乙酸的測定
GB 4789.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霉菌和酵母計數
GB 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JJF 1070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第75號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3.術語和定義
3.1代用茶
采用除茶以外,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可用于食品以及傳統上作為食品的植物芽葉、花及花蕾、果(實)根莖等原料,經加工制作、采用類似茶葉沖泡(浸泡或煮)的方式,供人們飲用的產品。
4.分類
根據原料的不同,產品可分為花類、葉類、果(實)類根莖類和混合類代用茶。
5.要求
5.1基本要求
所用植物的葉、花、果(實)、根、莖等原料,其品種只能是傳統上作為食品、列為新食品原料(新資源食品)、衛生部公布的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品種。品質正常,無異味,無異臭,無劣變。原料應符合GB2762、GB2763及相關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5.2感官要求
代用茶感官要求見表1。
1.感官要求
5.3特性指標
特性指標要求見表2。
1.特性指標
5.4安全性指標
安全性指標見表3。
1.安全性指標
5.5真菌毒素限量
真菌毒素限量應符合GB2761中相應類別食品的規定;其中混合類養生茶應符合所含有食品原料在GB2761中相應類別食品的最嚴限量規定。
5.6農藥殘留
按GH/T1091表5.4要求執行,其余農藥殘留限量應符合GB 2763的規定。
5.7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質量應符合相應標準和有關規定;食品添加劑品種和使用量應符合GB2760的規定。
5.8凈含量
應符合《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按平臺《食品品質抽檢檢驗要求》進行檢驗。
1.標簽、標志、包裝
6.1標簽、標志
產品的標志應符合GB/T 191的規定,標簽應符合GB 7718和相關規定。
6.2包裝
包裝材料和容器不能對產品有污染,材料應符合相應的國家衛生標準;包裝應嚴密、牢固。
以上就是天貓新增《Q/Ali 000467-2022 代用茶技術規范》的規則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