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國電商迅猛增長
近年來,憑借著較高的手機普及率、手機銀行和社交媒體的使用,泰國電商市場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Statista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今年該市場將達到209億美元,2023年至2027年還會實現11.93%的增長,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28.1億美元。
這樣迅猛的增長得益于龐大的網購消費者群體,目前泰國電子商務的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57.4%,超過總人口半數,而預計到2027年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提高到63.5%,用戶數量將達到驚人的4577萬。
此外,泰國電子商務協會數據還指出,2022年泰國社交商務市場已經占到整個電子商務市場的26%,其中直播電商又貢獻了38%的社交媒體市場價值,TikTok是其中最大的參與者。
可見,泰國電商市場已經日漸成熟,社交電商也呈現出了巨大的增長潛力,市場競爭的參與者們或許是時候轉變策略了。
2.即將步入新階段
對于泰國各大電商平臺來說,要做出的第一個轉變是,不再只專注于價格戰,而是開始關心利潤表上的數字。
先是在前不久剛剛宣布盈利的Lazada。報道稱,由于活躍賣家數增長和銷售爆發,Lazada泰國站在2022年的營收約為206.75億泰銖,約合6.07億美元,同比增長40.89%,利潤約為4.13億泰銖,約合1200萬美元,同比增長82.07%。
這不僅是Lazada在泰國運營十多年后的首次盈利,也是泰國電商市場首個實現盈利的平臺。
與此同時,在2021年虧損達到49億泰銖之后,Shopee意識到賠本賺用戶的模式終究難以為繼,近來開始專注盈利。
目前Shopee Express方面,虧損數字已從約18億泰銖減少到2.8億泰銖,前不久母公司冬海集團發布的財報也顯示,整個Shopee的業務已經重回盈利。
至于接連虧損的JD Central,早在上個月就不再接受新訂單,站點所有的服務也將于3月底全面停止。
可以說,眼下Lazada、Shopee之所以看重盈利,就是為了在電商消費增速放緩的當下,更好地保存實力維持運營,以免成為下一個JD Central。
而另一個改變,就是對社交電商的重視,這一點在TikTok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去年,TikTok與泰國綜合包裹遞送服務提供商Flash Express達成合作,加快了區域物流布局。
近日TikTok又在泰國上線了商城功能,用戶只需點擊位于TikTok主頁的Shop標簽即可進入,在以往以內容為主的電商模式上,正式發力貨架電商場景,以求更快的電商GMV增速。
顯而易見,泰國電商市場既充滿了機遇,不斷變化的消費趨勢也帶來了巨大挑戰,多家平臺必須采取更加靈活的舉措應對,而究竟哪家平臺會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殺出重圍,走上長期增長和盈利的道路,依然值得期待。